成都儿童腺样体肥大手术的治疗误区
成都仁品耳鼻喉医院 发布时间:2024-12-03 11:01
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部与后壁的交界处,约在婴儿期6-12月时开始发育,是一种淋巴组织,能起到局部免疫的作用。如果腺样体被切除,这种局部的免疫防御作用也就消失了,对人体来说并没有利处,所以能不切尽量不切,除非迫不得已。
但腺样体肥大时堵塞鼻孔,影响呼吸。严重的腺样体肥大是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重要原因。正常情况下,腺样体生理性肥大不会导致打鼾。有些孩子的腺样体会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肥大,会使腺样体比生理性肥大还要大,当超过这个“正常肥大”的极限,就很容易出现鼻塞、打鼾等症状。
再加上鼻腔内分泌物的刺激,会让腺样体继续增大,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育。如果孩子长时间鼻子不通气,就会用嘴呼吸,长此以往孩子就非常容易出现咽炎、扁桃体炎等问题,还会导致孩子头部缺氧、缺血,出现精神不振、头痛、头晕、反应迟缓甚至会出现呼吸暂停等一系列症状,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
腺样体肥大的治疗主要有常规的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保守治疗:可分为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是将治疗腺样体的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进入鼻腔达到消肿的目的。物理治疗主要为注意营养,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手术治疗:是指病情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且通过保守治疗没有明显效果的腺样体肥大可以考虑进行手术切除腺样体。
现实中,治疗存在三大误区
1、7岁以后腺样体会逐渐萎缩,所以不需要手术切除。
其实,腺样体的萎缩是一个漫长过程,在萎缩过程中肥大的腺样体却一直侵害着孩子的身体,等到孩子外表受到不可逆的改变、听力下降或者更严重的并发症,就为时已晚。需要比较利弊,做好平衡,结合症状、体征,通过睡眠监测、内镜检查、腺样体占鼻咽部的比例等客观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才能决定是手术还是药物控制。
2、扁桃体是淋巴组织、免疫器官,切了以后免疫力会下降。
对于扁桃体发炎,有的家长宁愿一年输液打针好几次,也不愿意给孩子做手术。“两害相权取其轻”,扁桃体发炎后,就成为全身局部的病灶型扁桃体,已不能起到防护作用,反而会引起其他的并发症,这种情况就应该切除。
3、手术要全麻,时间长,出血多。
如今,微创手术也已经非常成熟,例如运用近十年的低温等离子手术为全程可视化操作,真正的手术时间仅需十几分钟。低温等离子手术对孩子损伤小、几乎可以做到全程无出血。同时,孩子术后反应轻,腺样体切除的患儿术后无痛感,手术完就可以正常进食。
如果孩子不幸真的遇到腺扁问题时希望大家远离误区,避免独自纠结,多听听医生的建议。
对于确诊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如果不做手术就能缓解症状,就不建议手术;但是,如果病情严重到必须手术时,也请家长不要犹豫,以免耽误病情。